一、适用对象:
准备保研的在校本科生:尤其是大三、大四学生,计划通过保研攻读硕士研究生,需要撰写简历、个人陈述、推荐信等文书材料。
文书撰写能力较弱或缺乏经验者:包括不擅长写作、对文书结构和内容组织不熟悉,或希望提升文书质量以增加竞争力的学生。
时间紧张、需高效准备文书者:例如进场晚但仍想冲刺梦校,或临近保研申请截止日期,需要快速完成文书撰写和修改的学生。
目标院校文书要求较高者:需要针对特定院校的招生偏好和要求,优化文书内容,突出个人优势和与目标专业的契合度。
跨专业保研或背景较弱者:需要通过文书突出自身独特经历、潜力和对目标专业的兴趣,弥补本科背景或专业基础的不足。
希望获得个性化指导和修改建议者:希望有专业导师一对一辅导,根据个人情况定制文书,挖掘亮点,提升文书的针对性和说服力。
二、授课目标:
通过系统培训,帮助学生将个人经历转化为有说服力的文书材料,展现学术潜力、专业匹配度和个性特质,提高保研申请竞争力。课程通常结合案例分析、模板指导和一对一修改,确保文书质量。
三、授课内容:
1、个人简历撰写
结构与内容:
包含基本信息、教育背景、科研经历、竞赛获奖、实习实践等模块,需突出与目标专业相关的经历。
强调量化成果,如“发表论文X篇”“项目成果提升XX%”等,避免空泛描述。
格式规范,单页A4纸,字体字号统一,排版清晰。
技巧与避坑:
针对不同院校定制内容,突出核心竞争力,避免堆砌无关经历。
检查信息准确性,避免错别字或数据错误。
2、个人陈述撰写
内容框架:
学术背景:绩点排名、荣誉奖项、英语水平等。
科研经历:详细描述项目过程、成果及个人贡献,体现科研能力。
实践经历:竞赛、实习、志愿服务等,展现综合素质。
未来规划:结合目标院校方向,明确研究生阶段目标。
语言与风格:
语言书面化,逻辑严谨,避免口语化表达。
避免夸大或空洞表述,内容需真实可查,面试时能深入阐述。
3、推荐信准备
推荐人选择:
优先选择熟悉自己学术表现的导师或项目指导老师,职称一般为副教授及以上。
推荐人需与申请方向相关,避免选择不熟悉的“大牛”导师。
内容与规范:
推荐信需包含具体案例,如“在项目中负责XX工作,提出XX方案”,避免空泛赞美。
推荐人手写签名并加盖学院公章,部分院校要求通过系统提交。
4、研究计划撰写(部分院校要求)
内容结构:
研究背景与意义、目标与问题、方法与技术路线、预期成果。
结合目标院校导师研究方向,体现学术深度与可行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