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动画制作包含四个关键阶段:前期创意策划、动态结构设计、曲线优化处理及后期效果强化。在动态结构设计环节,专业动画师需要构建完整的角色运动体系,通过精准的关键帧设置将角色生命力注入场景。
动作类型 | 功能定位 | 帧频要求 |
---|---|---|
叙事动作 | 构建故事框架 | 5-15个关键帧 |
关键动作 | 定义运动轨迹 | 每10帧设置 |
分解动作 | 细化运动细节 | 1-3个/关键帧 |
在确定最终呈现视角时,需将摄像机位置固定并完成视角锁定。角色肢体语言的重心分布需要满足多角度观察要求,特别注意地面投影等细节处理,即便在不可见部位也要物理规律准确。
所有核心动作节点需在统一时间码完成全控件关键帧标注。这种标准化操作既能确保动作连贯性,又可避免软件自动补间产生的机械感。建议在动作转折点前后预留3帧缓冲区间。
计算机补间功能仅适用于次要动作的微调,核心动作必须由动画师手动设定。建议将70%的细节动作通过关键帧明确指定,剩余30%交由软件平滑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