起源于2003年的WRO国际机器人奥林匹克竞赛,历经19年发展已覆盖全球60余个国家和地区。从首届新加坡赛事到近年东南亚多国承办,这项以乐高教育套件为基础的科技赛事,持续为11-19岁青少年搭建机器人技术交流桥梁。
赛事阶段 | 年龄分组 | 核心能力培养 |
---|---|---|
常规赛 | 小学组/初中组 | 机械结构设计 |
创意赛 | 高中组 | 创新思维拓展 |
足球赛 | 混合年龄组 | 团队协作训练 |
赛事设置包含机器人搭建、程序编写、现场调试等环节,要求参赛者在限定时间内完成指定任务。评分标准涵盖机械设计合理性(40%)、程序逻辑严谨性(30%)、团队协作表现(20%)、创新亮点(10%)四大维度。
通过系统备赛过程,青少年可获得三方面能力提升:工程思维方面,掌握从需求分析到产品落地的完整流程;编程能力方面,熟练运用图形化编程工具实现复杂控制逻辑;团队协作方面,体验分工配合的项目管理实战。
赛事报名需通过认证机构提交材料,包含团队成员信息表、项目计划书、指导教师证明等文件。竞赛期间严禁使用预制程序模块,所有代码需现场编写调试。建议提前三个月开始每周至少8小时的系统训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