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,大连人形机器人培训课程构建了完整的智能硬件教育体系。课程采用模块化教学设计,首阶段重点攻克机械结构搭建与基础动作编程,进阶阶段则转向代码编程与传感器应用。
教学阶段 | 核心技术 | 能力培养 |
---|---|---|
结构搭建期 | 16舵机精密组装 | 机械工程思维 |
动作编程期 | GUI可视化编程 | 逻辑流程设计 |
代码进阶期 | Arduino IDE开发 | 算法实现能力 |
ROMANBO教学平台配备高精度伺服系统,学员在组装过程中需精确处理32处机械连接点。通过触觉反馈装置,实时感知舵机扭矩变化,这种实践方式有效提升空间想象能力和工程误差控制意识。
第二阶段课程引入Arduino UNO R3开发板,结合HC-SR04超声波模块、GY-521加速度计等传感器,实现环境交互功能开发。学员需掌握串口通信协议,完成从传感器数据采集到执行器控制的完整链路编程。
教学着重三维空间建模能力培养,通过逆向拆解工程掌握机械传动原理。编程环节使用Blockly可视化工具,实现机器人基础动作序列编排,完成不少于12种标准动作库的调用实践。
过渡到C/C++语法体系,重点训练条件判断与循环结构的实战应用。结合人形机器人硬件平台,开发环境自适应行走算法,实现基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自主避障功能。
课程采用双维度评估机制,既考察硬件装配精度等工程指标,又评测代码执行效率等编程质量。每个教学模块设置3个难度层级的实践项目,确保学员能够阶梯式提升问题解决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