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:30-21:00
来源: 成都七中万达学校国际部 编辑:佚名
著名心理学家威廉·詹姆士曾经说过,“播下一个行动,收获一种习惯;播下一种习惯,收获一种性格;播下一种性格,收获一种命运。”
“满满当当”的课桌,书与本子放的乱糟糟,干扰学生上课时的专注力...
资料一大堆,随意摆放,需要的时候却到处也翻不到...
类似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坏习惯,都在影响学生们的学习效率。所以,一直以来国际部各科老师们都注重学生们学习习惯的培养,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入手,帮助同学们提高学习效率。
专注日常细节,坚持习惯培养
自习:早自习准时早读;晚自习静心回顾当天知识。
课前:桌面整理,保持良好的学习环境;各科资料用文件夹分类整理。
上课:听课记笔记,分颜色标注。
课后:做好笔记知识回顾;学过的知识大声朗读;不吝啬给同学讲题。
1.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做好笔记提高效率
一学期,国际部的同学们会接触到众多学科,语文、数学、经济学、生命科学、AP化学、AP微积分、AP统计学、物理...
在庞大复杂的知识体系下,如何大脑认知清晰?
但做好笔记也是一门学问,国际部的各科老师们针对各自学科培养学生不同的做笔记方式。
在Tony老师的数学课上,他会提前告诉同学们准备两本特别厚的笔记本。一本用于记录课堂笔记,一本用于完成作业。基本上这一学年的内容,都会记录在这两个“厚本子”上.
Tony老师之所以这样要求,是因为便于同学们在复习或者回顾知识的时候,能够在一个完整的体系和框架之下。而这样,同学们复习任何知识点的时候,都不会脱离体系,能够融会贯通,保留逻辑。
在Lily老师的语文课,她会要求同学们做好读书笔记。读书笔记不但可以帮助记忆,弥补脑力不足,还可以积累有用材料、开拓视野、增长知识,提高读书效率.
在要求学生完成读书笔记的时候,Lily老师不会限制学生的读书笔记内容与来源,可以是学生自己的观点与感想,也可以是学生从书本里面的摘抄,甚至是网络上的一些对自己有感触的话。通过日积月累慢慢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,以及让学生慢慢学会抒发自己的观点与感受。
日常,Lily老师也会带着同学们练习软笔、硬笔书法,规范汉字书写,培养学生的耐心与协调性。在通过书法的形式练习古代诗词,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修养与文化素质。
许多科目,任课老师都会不厌其烦地告诉学生要认真做好笔记,告诉学生做笔记的方式。同时,老师们也会不定期的检查学生笔记,培养学生做好笔记的良好习惯。
2.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大声朗读牢记知识
学习语言的时候,是否许多人都经历过“单词背了也会忘”、“诗词背熟了过段时间也会混淆”、“不敢在人群面前大声说英语”...
国际部一直鼓励所有同学都要保持大声朗读的习惯。因为大声朗读不仅对学生记忆力有帮助,能够让大家快速记到知识点,同时大声朗读的时候注意力会更加专注,学生能够更加沉浸在内容之中。
国际部每天早晨进行早读朗诵,通过一天天的积累,让学生去保持大声朗读习惯。最重要的是,在课堂上各学科老师都会采取各自的方式引导学生去朗读、去开口。
语文老师Lily会要求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或诗歌。有时候,她会要求学生独自上台朗诵,也会在阳光明媚的天气带着学生走进操场进行诗歌的朗诵...通过这个朗诵的过程中,学生会更加专注于朗读内容,让自己的注意力更加集中。
渐渐地许多文章、诗歌,都存在于学生的脑海中,在写作文、演讲的时候,国际部的同学们能够想起并运用好曾经朗读过的文章与诗词。
英语老师Brenda在英语学科的教学上,更加注重学生的大声朗读习惯。在学习单词的时候,她都会要求学生反复发生朗读几遍,巩固单词的记忆,优化单词的发音。
有时候,Brenda老师会单独与学生进行一对一朗读训练,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大声朗读出来。一次又一次的单词朗读、英文课文朗诵,不仅让学生牢固记住了许多知识,而且让大家在口语表达上也更加自信。
作为一个国际部,我们为什么如此注重学生的习惯培养?
因为我们始终认为,进入到一所好的学校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。我们更希望通过高中的学习,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,在未来大学的学习中,甚至是未来工作中产生深远的影响。
今年夏天,我们采访了2013级毕业生李同学,如今她已经在国外完成了本科与研究生的学习,进入了心仪的企业工作。当谈到高中时光,李同学满怀感触的向我们分享了,“很感谢高中阶段的老师,帮助我培养了一些很好的学习习惯。在我不敢开口说英语的时候,是老师们一直鼓励我开口说;每天老师们的督促,让我改变了许多坏习惯...如今我已经工作了,这些习惯依然影响着我。”
一个好的学习习惯,比认真学习更重要。做笔记、朗诵、课前书桌整理...这些看似很小的细节,但其实每一个都非常重要。如果我们能够始终坚持着这些小细节,日积月累之下,我们一定能从这些好习惯中终身受益。